現在農村住房普查是要干什么
目的是對我國農民住房現狀做初步普查,其普查周期大約在10年一次,大普查有著特殊的意義,是為城鄉一體化建設政策的推動輔路。在此項政策推動中,除了鼓勵農民進城外,對于那些仍然需要在農村定居的村民,集中建設新農村,棄掉以前星羅齊布的散居房,統一在靠近公路、鐵路、大馬路等交通便利的地方集中蓋小樓房,讓老百姓都住上新的樓房,原來的老房子推掉之后用于耕地。在城鄉一體化進程中,有可能會涉及到某些產權糾紛和經濟補償,所以,需要對現有房屋進行測量備案,防止少數別有用心的村民鉆政策的空子,乘機建房,漫天要價?,F在規定,在規劃新農村的地區,不再審批農村宅基地,凡未經審批私自建筑房屋,在執行政策時作違規建筑拆除,不給予任何補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
第三條城市和鎮應當依照本法制定城市規劃和鎮規劃。城市、鎮規劃區內的建設活動應當符合規劃要求??h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據本地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按照因地制宜、切實可行的原則,確定應當制定鄉規劃、村莊規劃的區域。在確定區域內的鄉、村莊,應當依照本法制定規劃,規劃區內的鄉、村莊建設應當符合規劃要求。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鼓勵、指導前款規定以外的區域的鄉、村莊制定和實施鄉規劃、村莊規劃。
第四條制定和實施城鄉規劃,應當遵循城鄉統籌、合理布局、節約土地、集約發展和先規劃后建設的原則,改善生態環境,促進資源、能源節約和綜合利用,保護耕地等自然資源和歷史文化遺產,保持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傳統風貌,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并符合區域人口發展、國防建設、防災減災和公共衛生、公共安全的需要。在規劃區內進行建設活動,應當遵守土地管理、自然資源和環境保護等法律、法規的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根據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在城市總體規劃、鎮總體規劃中合理確定城市、鎮的發展規模、步驟和建設標準。
2021年普查房屋的目的是啥
住房普查工作涉及面廣、政策性強,關系到廣大人員群眾的切身利益,關系到企業的改革發展穩定;關系到我國房地產市場的合理發展。通過對職工住房普查,對其住房面積進行核定并以此建立健全職工住房檔案,為企業多渠道解決職工住房問題,提高和改善職工住房條件奠定了基礎,為國家房地產中長期規劃奠定了基礎。
近期有媒體報道稱,我國2020年將迎來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將徹查人口出生變動情況以及房屋情況。不過在當前樓市嚴厲調控的背景下,這次最大的亮點并非人口普查,而是“房屋普查”。
有的人說這次查房是為房地產稅的出臺做好準備,但官媒經濟日報進行了否認:
兩者之間沒有必然聯系。普查數據是國家摸清家底的參考依據。某些專家所謂“普查結果將為房地產稅征繳提供必要的數據支撐”,是無稽之談。
本次全國“房屋普查”,亮點幾何?
1、有專家表示,不動產登記信息已實現全國聯網,接下來的房屋普查或將更偏重于農民自建房、小產權房乃至無證房等信息的收集入庫,也將給農地、農房入市的鋪開創造更成熟的條件。
點評:在2018年年底,全國人大常委會就已經審議了最新的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產管理法修正草案,其中重要的看點之一就是刪除了“從事非農業建設使用土地的,必須使用國有土地或者征為國有的原集體土地”的規定,也就意味著非農業建設使用土地不一定必須國家所有,未來可能可以直接入市交易,但入市交易的前提便是信息全面、聯網,這樣才能做到交易更加公開透明。
因此結合這次的“房屋普查”你會發現,這已經不是簡簡單單地通過“查房”來征稅,而是推動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的轉折和推進。
2、2019年深圳(樓盤)主動承接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房屋普查)試點。今年正積極開展該項試點的摸查、選點、調研及協調等前期籌備工作, 并為國家人口普查方案的制定修訂提供經驗參考。
點評:為何深圳試點是亮點?這與它的改革開放前沿陣地的地位毫無關系,而是小產權房構成了極具深圳“特色”的房地產市場。
根據深圳市規土委和住建部披露,2017年深圳常住人口1252.83萬,全市約1400萬套住房,商品房130萬套,政策保障房30萬套,企業和個人自建房55萬套,工業區配套宿舍200萬套,而剩下的近1000萬套均為小產權房,而這些小產權房在深圳已超過35萬棟,總建筑面積約1.2億平方米,人均建筑面積335平米,占全市住房總量的49%,占總住房套數超過56%。
2021年房屋普查是什么意思
2021年房屋普查意思是指首套房的認定是以家庭為單位,并不是以家庭當中的某個成員為單位。所以說,如果家庭成員,誰的名下已有了房產,那么這個家庭在重新購買住房的時候,就可能按照二套房再進行處理。2021年房屋普查內容主要調查住戶人口和住戶的基本情況,調查內容包括:居民姓名、公民身份號碼、性別、年齡、民族、所受教育程度、所在行業、職業、遷移流動、婚姻情況、生育狀況、出生死亡、住房情況狀態等。普查標準時間起點是2021年11月1日零時起。
房屋普查的重要性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工程質量安全監管司司長曲琦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這次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承災體調查的最大特點就是空間位置和屬性信息的相互結合、相互對應,房屋建筑和市政設施是總量最大的承災體,其調查數據對于普查的總體成效至關重要。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黨組高度重視,成立了專班,推動此次房屋建筑和市政設施調查工作。要主動通過本級普查辦與自然資源、教育、衛生等有關行業部門溝通協調,充分利用好該行業領域基礎數據,做好內業整合工作,盡量減輕外業調查的壓力。
房屋普查拍照干嘛的?房屋普查的意思
房屋普查拍照主要是為了確定房屋的面積,大多是小產權房或者是農村的自建房,在房屋登記拍照之后用于資料留檔,是為了后續在變更產權證或者是拆遷時核對房屋的面積,屬于正常的行為?,F在大多數的農村都已經開展房屋登記拍照的工作。
房屋普查的意思
房屋普查,就是在統一規定的時間內,按照統一的項目、統一的表格和統一的填寫方法,對普查范圍內的所有房屋逐幢、逐戶進行的一次普查登記。通過普查,要查清城區究竟有多少房屋,是什么結構的,現在都做什么用,屬誰所有權。
農村房屋普查的原因
我國現行農村宅基地制度是長期以來形成的。按現行制度規定,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準。
但在實踐中,這一標準并未得到有效執行,農村宅基地存在不少問題。
1、超標準占用宅基地現象十分突出,造成了宅基地對耕地資源的大量擠占。超標準占用的主要表現,有的是一戶多處宅基地,有的是盡管一戶一處宅基地,但面積明顯超過標準。
2、據中部某省國土資源部門的抽樣調查,全省約15%的農戶一戶擁有多處宅基地,城中村和城鄉結合部的一戶多處宅基地比例更是高達40%以上。即使是一戶一處宅基地的農戶,建房占地面積超標準現象也很普遍。各地盡管大多對每戶宅基地的審批指標控制在120-200平方米,但絕大多數農民都將這一指標理解為住房主體建筑的墻基面積,并未將輔助用房、柴草垛、場院、院落等占地面積包括在內,因而在主體住宅之外盡可能多地占地、亂搭濫建,形成相互攀比、多占土地的不良風氣。
3、閑置宅基地現象大量存在,造成土地資源極大浪費。農村宅基地閑置的主要表現,一是建新不拆舊,二是舉家進城務工的農民在農村的房屋長期閑置。在農村不少地方,農戶建房申請新的宅基地,新住宅建好并搬入居住后,原來的舊房不拆、舊宅基地不交。
4、宅基地使用權權能單一,限制了宅基地對于農民的財產屬性和功能。農民在宅基地上建造的房屋無法產權化,限制了農民房屋的財產所有權權能,進而限制了農戶房屋財產的經濟功能,如抵押、擔保等,使農戶房屋財產權益無法在經濟上充分實現,不能進入社會財產增值體系和流動體系,不利于農戶房產增值及實現增值收益,不利于保障農民的財產權益。
1985年全國城鎮房屋普查
1985年全國城鎮房屋普查
1、1985年全國城鎮房屋普查提出后,實在1986年12月2日,城鄉建設環境保護部和國家統計局發布了次全國城鎮房屋普查結果,其統計數字表明,我國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城鎮普查范圍內共有房屋建筑面積46.76億平方米,其中323個市(不含市屬縣)有房屋28.33億平方米,占60%,城市居民的居住水平略低于縣鎮。
2、歷時2年的全國城鎮房屋普查,自1984年7月開始以來,共對28省、自治區、直轄市(西藏自治區暫緩普查,臺灣省未普查)的323個市、1951個縣(旗)、5270個城鎮與工礦區的房屋和1.5億人(城鎮人口)的住房情況進行了逐幢、逐戶的測繪、丈量和登記,取得各種原始數據15.5億個,基本查清了我國城鎮房屋狀況和居民居住水平。
3、普查范圍內的住戶共有3977萬戶,住宅使用面積15.09億平方米;居住面積9.56億平方米,戶均24.04平方米,人均6.36平方米。
4、在現有的各類房屋中,新中國成立后新建的占91%,尤其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建成的房屋達32億多平方米,占總數的68.61%。
以上就是關于房屋普查的相關內容,希望能對大家有幫助!
房車源頭廠家 江經理 優惠熱線:15391696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