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療必定惡心嘔吐? 止吐貼片可預防
一名80歲老翁罹患淋巴癌第4期,必須接受化療,雖然治療效果好,但卻會伴隨強烈的惡心嘔吐副作用;原本預計每隔3周要治療,然而在第一次化療后,他一吃飯就吐,整天沒有體力臥病在床,第二次化療時已超過1個月以上。之后的化療他則是使用止吐貼片,而且從住院化療改成門診,治療后不但能夠正常進食,還有體力活動,更減輕家屬的照顧負擔,也順利完成整個療程。 逾8成癌癥需化療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資料顯示,國內每5分26秒就1人罹癌,推估約有8成以上癌癥患者,除了手術、放療等標準治療,還需要合并化療。據統計,每4人中就有1人,化療后會產生惡心嘔吐的副作用,因而終止治療。新光醫院癌癥化療中心主任賴泓志表示,癌癥治療依不同癌癥、不同期別的治療方式都不同,而且優先以手術切除腫瘤為主,再評估術后是否接受化療、電療,以降低癌癥復發率;若病人屬于晚期癌癥不能開刀或罹患血液腫瘤,治療方式則以化療為主,盡管有許多療法陸續問世,但化療仍是主流的癌癥治療方式。 惡心嘔吐副作用最痛苦 賴泓志主任強調,化療的目的在于殺死癌細胞,進而控制癌癥,甚至能夠獲得治愈;但針對不同癌癥有不同的化療藥物,每種藥物的副作用都不太一樣,常見如疲倦、貧血、掉發、惡心嘔吐、皮膚過敏、造成肝腎毒性等,其中掉發、惡心嘔吐對病人來說,最人感到痛苦,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中斷治療恐增復發風險 化療為什么有副作用?賴泓志主任指出,化療是透過直接毒殺細胞方式,無論好的細胞、壞的細胞都會受到影響,當好的細胞受損時,就會引起身體各種不適,尤其腸胃道器官對化療藥物較敏感,容易發生惡心嘔吐的副作用。尤其乳癌、肺癌、淋巴癌、頭頸癌,以及腸胃腫瘤病人,約9成以上會有反應,當產生嚴重惡心嘔吐等副作用,約有4分之1至半數病人會延后治療,甚至拒絕治療,進而影響療效,癌癥惡化程度較高,甚至增加復發風險。 止吐貼片預防惡心嘔吐 賴泓志進一步說明,雖然口服或注射止吐藥物,可降低化療引起的惡心嘔吐,但對于年紀大、剛開完刀、頭頸癌病人等,止吐效果較不明顯,且需每天按時服用或注射較不方便,服用多種藥物者還可能產生藥物交互作用;目前則是有改良式的止吐貼片,可提供穩定、持續的血中濃度,能有效預防化療引起的惡心嘔吐,使用也更為便利,效果可長達7天。 高度皮膚過敏者不適合 賴泓志主任強調,癌癥治療不再只要求成效,更注重病人的生活品質,透過止吐貼片的幫助,病人即使接受化療,仍可保有生活品質,維持原本生活的步調。他也提醒,止吐貼片不可貼在發紅、過敏及受傷的皮膚上,當出現嚴重皮膚過敏反應需撕下,也要避免直接暴露于陽光下,皮膚高度過敏病人應禁止使用,腸阻塞患者則要小心使用。 訂閱健康愛樂活影音頻道,閱讀健康知識更輕松 加入,天天關注您健康!LINE@ ID:@ : /cancer/article/25744/化療必定惡心嘔吐 止吐貼片可預防 關鍵字:化療, 止吐貼片, 皮膚過敏, 賴泓志, 新光醫院, 癌癥化療中心
化療之后惡心嘔吐怎么辦
首先了解化療為什么會造成惡心、嘔吐、吃不下東西等副作用。
化療是化學藥物治療的簡稱,是利用化學藥物阻止癌細胞的增殖、浸潤、轉移,直至最終殺滅癌細胞的一種治療方式。化療藥物殺傷腫瘤細胞的同時,往往對正常細胞也有一定的損傷作用,尤其是那些增殖旺盛的細胞,而腸胃黏膜細胞分裂增殖速度很快,很容易遭受化療藥物的直接抑制或破壞,引起腸胃黏膜萎縮,腸絨毛變短或剝脫,小腸吸收面積減少,導致嘔吐、惡心、消化、吸收障礙、腹瀉、便秘等。
化療藥物還具有神經毒性,引起胃腸道平滑肌應激性下降,胃腸蠕動減弱,也是引起便秘的原因之一。另外,大多數的化療藥物能促進神經活性物質(如5-羥色胺、多巴胺等)的釋放,激活外周或中樞化學感受器,引起惡心、嘔吐、味覺改變等。
所以防止化療后惡心、嘔吐的首要任務是修復受損的腸胃黏膜,首先,活性益生菌可以幫助修復腸胃黏膜,還可以幫助消化、吸收營養,適當補充活性益生菌很有必要;其次,具有抗氧化的一些食物(例如楊梅、樹莓、葡萄、獼猴桃、西蘭花等)可以很好的保護腸胃黏膜;再次,吃些含乳酸、醋酸的酸性食物可以減少惡心、嘔吐;另外,飲食上還要注意以少油清淡為主,注意增加食物的多樣性。
博普植菌素含有多種活性益生菌、豐富的天然抗氧化成分,調節腸道菌群平衡,能效的幫助修復腸胃黏膜,恢復腸胃消化功能;調節腸道神經活性物質的釋放,減少對神經的刺激,很好的防止化療后的惡心、嘔吐、腹瀉、便秘等問題。再配合合理的飲食,還可以避免消瘦、免疫力低下等。
化療相關性嘔吐是怎么引起的?
化療相關性嘔吐是怎么引起的? 一、化療相關性嘔吐的分類 按出現的時間分為急性、遲發性和預期性惡心、嘔吐三大類。 1.急性惡心、化療相關性嘔吐 主要與藥物的不良反應有關。其機制主要與腸嗜鉻細胞釋放5-HT有關。如控制不當,則會增加遲發性惡心、嘔吐發生的風險,井降低止吐藥物的療效。 2.遲發性惡心、化療相關性嘔吐 其具體發生機制不明。可能與P物質介導、血-腦脊液屏障破壞、胃腸動力破壞及腎上腺激素分泌等多因素有關。 3.預期性惡心、化療相關性嘔吐 不同于上述兩型,其發生與化療藥物無關,而是由精神心理因素主導,是指既往接受過化療的患者在再次接受化療前出現的惡心、嘔吐癥狀。由于精神緊張所致的條件反射往往是此類嘔吐的主要原因,因此止吐藥物也往往未能起效。通過行為調節和系統脫敏使患者減輕心理負擔是較好的治療手段。 二、化療相關性嘔吐的發生機制 化療相關性嘔吐的機制十分復雜,到目前為止尚未完全研究清楚。在病理解剖學研究方面,一般認為嘔吐中樞位于延髓網狀結構的側面,其直接調節控制嘔吐的發生。④位于延髓的第四腦室兩側門上方最后區的催吐化學感受區(chemoreceptor trigger zone,CTZ)處于血-腦脊液屏障之外,易于接受體液化學刺激,傳遞沖動至嘔吐中樞,引發嘔吐;③前庭、咽部、胃腸道、縱隔和高級皮質中樞的刺激也能興奮嘔吐中樞而產生嘔吐。 在神經藥理學研究方面,神經遞質及其受體在產生嘔吐反應的神經信號傳遞中發揮極其重要的作用,是當前研究的重點之一。導致嘔吐的神經遞質主要有多巴胺、組胺、己酰膽堿、阿片制劑及5-HT、P物質等。研究表明,不同類型、階段的嘔吐反應中發揮主導作用的神經遞質及其受體是變化的,而其中多巴胺通過結合多巴胺受體、5-HT通過結合5-HT3受體、P物質通過結合NK-l受體發揮致吐作用,這是和化療所致惡心、嘔吐相關的最重要的3對組合。 查看原帖>>
化療惡心想吐怎么辦?
化療是化學藥物治療的簡稱,化療是現代醫學中治療惡性腫瘤的一種有效的方法,化療通過一些化學藥物殺死癌細胞,達到治療癌癥的目的,但是化療也有可能傷害到自身的有益細胞,造成一些副作用,化療之后又可能產生惡心想吐的現象,該怎么辦?
1、化療前避免進食
這里的避免進食并非讓患者不食用食物,準確來講是讓患者在化療前的半個小時內不食用任何食物。大家都知道化療藥物會刺激消化道,影響消化道的正常蠕動,化療前半個小時避免進食是為了減少消化道內食物的劇烈反應。
2、化療前避免空腹
癌癥患者在化療后應該進食一些清淡、溫涼、可口的飯菜,少吃多餐,避免空腹。化療患者如果食用一些辛辣刺激的食物,再加上化療藥物的刺激,會讓惡心、嘔吐的癥狀更加嚴重,所以盡量食用一些清淡、溫涼的食物。不僅這樣,癌癥患者應該避免空腹,如果胃腸道內沒有食物,出現惡心、嘔吐的癥狀會更加明顯。
3、飯前喝一杯熱飲
癌癥患者在飯前30分鐘緩慢飲用一杯熱飲,注意熱飲要以新鮮果汁最宜。化療后的患者胃腸道刺激嚴重,飯前服用一杯熱飲有助于促進胃腸道血液循環,減輕胃腸道刺激,幫助患者減輕惡心、嘔吐的癥狀。
4、保持充足睡眠
癌癥患者在化療后要保持充足的睡眠,這樣可以盡量保證身體機能的正常免疫功能,達到自我防御惡心、嘔吐的作用。另外充足的睡眠也有利于神經功能的自我調節,可以有效的減輕惡心、嘔吐的癥狀。
5、服用鎮嘔藥物
部分癌癥患者在化療后胃腸道異常敏感或者是癌癥晚期非常嚴重的地步,在化療后會出現嚴重的惡心、嘔吐癥狀,這個時候必須通知醫生,看能否使用一些鎮嘔的藥物來減輕患者的癥狀。
6、化療的副作用
1、局部壞死
有些化療藥物需要靜脈注射,若遺漏于皮下或者刺破血管,可導致局部發生炎癥,而發生局部組織壞死。
2、抑制骨髓
很多化療藥物都會有較為明顯的骨髓抑制作用。如使白細胞下降,血小板降低,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出現出血、貧血等不良反應。
3、損害黏膜
化療造成的黏膜損害主要表現為消化道癥狀如食欲減退、惡心、嘔吐、腹瀉、口腔炎、食道炎等,約占化療炳然的70%左右,這種毒副反應主要與藥物的種類及使用劑量有關。
4、損害腎臟
有些化療藥物,如順鉑、亞硝脲、環磷酰胺等,都會損傷甚至,甚至會出現腎功能衰竭,因此要多加小心。用此類藥物化療的病人要多喝水,同時還要注意防止膀胱炎、尿急、尿痛、血尿等癥狀的出現。
5、損害心臟
不少化療藥物對心臟有毒性,如阿霉素、柔紅霉素、環磷酰胺等,在使用這些化療藥物后可出現不同程度的心悸、胸悶、心肌缺血、心率失常、急性心衰、低血壓等癥狀。對這些有心臟毒性的藥物藥嚴格控制劑量,用藥時要臥床休息、注意低鹽飲食。
6、損害肝臟
化療藥物可以引起不同程度的肝臟孫盒飯,如出現轉氨酶升高、黃疸、脂肪肝、肝纖維化,甚至還會出現急性肝壞死等。
7、神經系統損傷
化療藥物可對周圍神經及中樞神經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甚至會對腦細胞造成直接損害,造成健康的腦細胞死亡,進而導致患者出現一系列的神經損害癥狀。如周圍神經受損出現麻木、肌肉酸痛、甚至輕微癱瘓等;中樞神經受損出現精神錯亂、抑郁、聽神經損害,視神經炎等癥狀。
8、其他副作用
多數治療癌癥的藥物本身也可以致癌、致畸。還可以引起皮膚、爪甲的色素沉淀和高度角化、脫發、免疫抑制、肺纖維化、內分泌紊亂、生殖功能障礙和靜脈炎等。
化療為什么會引起惡心或嘔吐?
化療是化學藥物治療的簡稱,是許多癌癥患者的重要治療手段,它作為一種全身治療手段,在提高癌癥患者生活質量、延長其生存時間、減少術后癌組織轉移等方面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有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卻放棄化療,其中一個比較常見的原因就是不堪忍受化療帶來的不良反應。化療給人體帶來的不良反應可涉及到骨髓、胃腸道、心臟、肺、肝、泌尿系統、口腔、毛發、皮膚等等方面,其中幾乎所有化療藥物都會引起胃腸道不良反應,而據統計,接受聯合化療的患者當中75%可出現惡心、嘔吐。隨著化療療程的繼續,應用次數的增多,惡心、嘔吐發生的頻率也會不斷增加,且程度加重。反應嚴重時,可引起脫水、食欲不振、代謝紊亂、營養不良,甚至使患者拒絕進一步化療等,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治療效果。可以說,惡心和嘔吐已成為患者最恐懼的不良反應之一。那么,化療為什么會引起惡心或嘔吐呢?
化療藥物誘發惡心或嘔吐的機制非常復雜,目前普遍認為在其發生過程中存在著一種嘔吐反射弧。已知中樞調控嘔吐的部位有兩個,一個是嘔吐中樞(英文縮寫VC),位于延髓,分布廣泛,實驗表明用微電極直接刺激該部位就可引起嘔吐;另一個是化學催吐感受區(英文縮寫CTZ),位于第四腦室的最后區,對一些來自血液或腦脊液中的化學物質很敏感,但用微電極直接刺激該區不引起嘔吐。
科學家們發現,致吐的化療藥物可刺激胃腸道粘膜,引起粘膜損傷,導致粘膜上的嗜鉻細胞釋放5-羥色胺(5-HT),與內臟中的5-HT3受體結合,產生神經沖動傳到嘔吐中樞引起嘔吐。
化療藥物也可直接興奮嘔吐中樞引起嘔吐或其代謝物刺激CTZ中的受體,然后通過神經遞質受體進而傳遞致嘔吐中樞引發嘔吐。CTZ對多種刺激發生反應,這些刺激通過一系列的受體起作用,主要包括多巴胺受體、組胺受體、毒蕈堿、5-HT3受體等。
此外,化學藥物引起嘔吐時,會有許多感覺傳入沖動進入嘔吐中樞,這些沖動包括來自CTZ、大腦皮質和胃腸道的迷走神經傳入支等。近年來科學家們通過動物實驗發現,P物質通過結合NK1受體,也在化療引起惡心嘔吐中發揮重要作用。運用NK1受體拮抗劑可以抑制嘔吐發生,這種止吐作用在臨床試驗中也得到證實。
由此,我們可以推斷出,要抑制化療引起的惡心嘔吐,常用藥物主要是一系列受體拮抗劑,除了前文講到的NK1受體拮抗劑,還有多巴胺受體拮抗劑、5-HT3受體拮抗劑等。
腫瘤患者化療常見3大副作用,我們該如何應對呢?
化療,是很多腫瘤患者的噩夢,不為別的,就說它的副作用,讓很多患者覺得痛苦不已,甚至有的患者寧愿放棄化療也不想再承受這副作用。雖然現在的化療藥已經盡量在降低其副作用,但是毋庸置疑,它的副作用還是在的。所以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 化療會出現哪些副作用,我們患者該如何應對!
1、惡心、嘔吐
平時我們吃點什么不干凈的東西也會惡心、嘔吐,還有暈車的朋友,也會惡心、嘔吐,但這些都是一過性,難受忍忍就過去了。
而腫瘤患者不一樣,本來生病就難受了,治療期間還要更難受,這不僅影響了患者進食、飲水、情緒等方面,而且還會讓患者產生恐懼心理。
應對措施
近年來,止嘔藥物有了明顯的進步,一般來講,在化療前,通過合理的使用止嘔藥物,可以達到讓患者化療無嘔。現在,很多醫院腫瘤科都已達到“無嘔病房”的標準,使絕大部分患者能夠做到無嘔。所以,大家不必恐慌,對于少數仍有惡心不適的患者,可以
①盡量清淡飲食,酌情加山楂、白扁豆、白蘿卜、鮮蘆根、鮮藕、姜汁、薏米、陳皮等,熬粥服用。此外也可以準備一些生姜片,惡心時含上能夠很好地消除惡心感覺。
②可以通過聽音樂、與病友交流、跟家人散步等方式放松心情,能有效緩解惡心、嘔吐。
2、脫發
現在的年輕人,大部分都嚷嚷著防脫發防脫發,用了很多方法想保住自己并不茂盛的頭發,可見,脫發對一個人的傷害有多大。
脫發,是化療后很常見的副作用,尤其是女性患者很難接受,引起脫發的常見的化療藥有蒽環類、紫杉醇、環磷酰胺、依托泊苷、長春新堿、5-氟尿嘧啶等藥物。
應對措施
①化療前可剪短頭發,經常按摩頭皮,可促進頭皮血液循環,改善新陳代謝,刺激毛發生長。
②使用軟的梳子,在梳頭時盡量放輕柔,減少使用電吹風的次數,不要染發或燙發。
③盡量避免在太熱或太冷的天氣外出,外出記得要戴帽子。
④化療前十分鐘帶上冰帽,可對減輕脫發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⑤脫發是可逆的,一般發生于首劑化療后2~3周,頭發在停藥后6~8周會逐漸生長,患者不必太過驚慌。
3、便秘
便秘,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很常見,殊不知,有將近一半的腫瘤患者會被化療的副作用--便秘 所困擾。常見的能引起便秘的化療是長春堿類。除了化療藥物以外,有些止吐藥也有便秘的副作用。
應對措施
①大量飲用溫水,幫助軟化大便。
②適當多運動,如散步等,可促進腸胃蠕動。
③適當多吃高纖維食物,如豆類、蔬菜、水果、堅果等。
我們今天說的這三種化療副作用是比較常見的,只要應對得當,它們就是可防、可控、可逆轉的。大家放平心態,不要自己給自己施加壓力把自己壓垮,相信自己一定會戰勝病魔!
在化療的過程中會出現一些副作用,這是為什么呢?
脫發和惡心嘔吐是化療過程中最常見的副作用。隨著現在醫學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尋找到了對抗病魔的方式,化療。但這種方式往往伴隨著巨大的痛苦,化療過程中所產生的副作用也讓化療存在一些爭議。有些人認為化療很有必要,因為可以起到治療癌癥的效果,但也有人認為化療會加重患者的痛苦,令人難以承受,所以反對化療。那么化療中到底會出現哪些副作用呢?這些副作用又是因為什么呢?今天給大家介紹兩種化療中常見的副作用及原因。一、惡心嘔吐
惡心嘔吐是化療中最常見的一種副作用,出現患者出現惡心嘔吐現象的原因在于每個人體質不同,部分人對治療所用藥物反應較為敏感。此外化療期間如果飲食不當,食用油膩辛辣食物,也會誘發惡心嘔吐等癥狀。所以在化療期間如果出現惡心嘔吐癥狀,可以適當服用止痛藥物,但一定要避免盲目服藥。同時要注意飲食清淡,少吃或不吃油膩辛辣刺激的食物,減輕身體的不適。
二、脫發
在各種影視作品中,我們常看見癌癥患者在化療后以光頭的形象出現,脫發確實是化療的一個比較常見的副作用,尤其是使用抗生素治療的人,脫發更加嚴重。很多患者看到自己脫發時都無法接受,甚至有人因此抗拒治療。所以患者要在化療前調整好心態,不能因為脫發就給心理造成較大的壓力,這不利于患者病情的好轉。
癌癥,是一種非常難以治療的疾病,但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化療可以很大程度上抑制抑制癌癥的發展,甚至治愈癌癥。但化療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較大的副作用,所以患者在化療過程中要要調整好心態,面對化療中可能會存在的問題,努力戰勝病魔。
化療惡心嘔吐怎么辦
1 化療前避免進食
這里的避免進食并非讓患者不食用食物,準確來講是讓患者在化療前的半個小時內不食用任何食物。大家都知道化療藥物會刺激消化道,影響消化道的正常蠕動,化療前半個小時避免進食是為了減少消化道內食物的劇烈反應。
2 化療前避免空腹
癌癥患者在化療后應該進食一些清淡、溫涼、可口的飯菜,少吃多餐,避免空腹。化療患者如果食用一些辛辣刺激的食物,再加上化療藥物的刺激,會讓惡心、嘔吐的癥狀更加嚴重,所以盡量食用一些清淡、溫涼的食物。不僅這樣,癌癥患者應該避免空腹,如果胃腸道內沒有食物,出現惡心、嘔吐的癥狀會更加明顯。
3 飯前喝一杯熱飲
癌癥患者在飯前30分鐘緩慢飲用一杯熱飲,注意熱飲要以新鮮果汁最宜。化療后的患者胃腸道刺激嚴重,飯前服用一杯熱飲有助于促進胃腸道血液循環,減輕胃腸道刺激,幫助患者減輕惡心、嘔吐的癥狀。
4 保持充足睡眠
癌癥患者在化療后要保持充足的睡眠,這樣可以盡量保證身體機能的正常免疫功能,達到自我防御惡心、嘔吐的作用。另外充足的睡眠也有利于神經功能的自我調節,可以有效的減輕惡心、嘔吐的癥狀。
癌癥患者為什么會嘔吐
1. 1 化療知識缺乏 化療是控制癌癥發展,延長病人壽命的重要治療方法,但化療最常見的早期毒性反應就是惡心嘔吐。首次接受化療的病人常產生焦慮、恐懼心理,降低了機體對化療的耐受性。化療前護理人員應主動關心病人,深入淺出地講解有關化療的知識,如化療的目的、方法、可能出現的副反應和新一代止吐劑的良好效果。穩定病人的情緒,使其接受化療。同時做好飲食知識宣教,化療期間給予高營養清淡易消化飲食,避免過熱、太甜、油膩及刺激性食物,少食多餐。進食與化療時間間隔大于2 h ,可減輕惡心、嘔吐癥狀2 。指導家屬在化療反應期間不要急于補充營養,應根據病人的口味調整飲食,限制含5 - 羥色胺豐富的蔬菜、水果,如茄子、香蕉、核桃等。1. 2 化療藥物副反應 化療藥物經血循環直接作用于嘔吐中樞產生5 - 羥色胺、多巴胺等致吐神經遞質。這些遞質與大腦化學感受器結合引起惡心嘔吐。其嚴重程度因個人耐藥差異、精神類型、藥物毒性及藥量大小等而不同。本組11 例病人明顯表現為對化療藥物耐受性差,因此,護理人員在使用毒性強的化療藥物及大劑量用藥前后使用新一代5 - 羥色胺受體拮抗劑,如樞復寧或樞復寧、地塞米松聯合用藥能明顯控制惡心嘔吐癥狀。對1 例胃腸道反應明顯的病人護理人員調整給藥時間,改為睡前給藥,同時給予小劑量鎮靜劑效果較好。化療期間護理人員通過與病人親切交談,采取放松療法讓病人聽音樂,分散其注意力,從而改善癥狀。2 情境因素2. 1 不良的心理因素 病人不同的社會文化背景、不同的個性特征對癌癥的認識過程也不同。部分病人由于過度焦慮、恐懼、刺激高級神經活動中樞導致機體神經內分泌、代謝功能紊亂,出現惡心嘔吐、失眠等,這時護理人員需同情、關心、體貼病人,與病人交流了解病人的個性特征,用適宜的方式讓病人發泄不良的負性情緒,介紹目前治療癌癥的新進展和恢復良好的病例,讓病人看到生存的希望。做好家屬疾病知識的宣教,幫助調動病人與疾病斗爭的積極情緒。2. 2 環境因素 不良的環境條件如油煙味、嘔吐物、排泄物、腫瘤壞死組織等可誘發或加重嘔吐。應合理調整床位,為病人創造安靜、整潔、舒適的治療環境。創面及造口盡量遮擋并保持清潔。嘔吐時頭側向一邊,準備不透明的容器并及時處理,更換清潔衣褲、整理床單位,嘔吐后立即漱口,保持口腔清潔。3 放療 放療殺傷腫瘤細胞的同時對正常組織也有不同程度的損害,出現惡心、嘔吐、疲乏等。放療后應囑病人多飲水或輸液增加尿量,迅速排出體內毒素以減輕反應。調整病人的飲食,加強營養,鼓勵病人進食。用止吐藥樞復寧,也可口服中藥四君子湯加陳皮、法夏、竹茹以健脾理氣、降逆止吐。配合針刺內關、合谷以減輕嘔吐。4 消化道梗阻 本組有3 例消化道梗阻引起的嘔吐,為持續性,嘔吐物氣味酸臭,嘔吐后及時給予漱口,口服生姜糖水能驅除胃寒減輕嘔吐,觀察嘔吐量及性質、嘔吐頻率與嘔吐伴隨的其他癥狀。1 例不完全性梗阻病人給予流質飲食,少量多餐,進食后取半臥位并指導病人順時針按摩腹部促進腸蠕動,改善癥狀。2 例完全性梗阻病人給予禁食,補液,胃腸減壓,安慰病人做好術前準備及手術知識的宣教。1 例通過手術切除腫瘤,另1 例行姑息性手術,緩解梗阻。5 機體內環境紊亂 癌癥病人由于化療、消化道梗阻、機體新陳代謝異常改變等原因出現反復而嚴重的嘔吐,導致水電解質和營養物質的丟失,出現消瘦、低血鉀、酸中毒等并發癥。而低血鉀可引起胃腸道功能紊亂加重嘔吐,嘔吐間歇期護理人員應鼓勵病人進食,協助病人飲果汁、菜湯或糖鹽水。正確記錄24 h 出入量,監測血生化、血氣分析指標。本組1 例嚴重嘔吐導致重度低血鉀等電解質紊亂,通過全胃腸外營養( TPN) 補充營養物質及電解質而得以糾正。6 止痛藥物 控制癌痛的主要手段是藥物治療。但鴉片類藥物可刺激大腦的中樞化學感受器使胃排空遲緩出現惡心嘔吐,在排除化療及非藥物性原因時給予口服維生素B6 、嗎丁啉、胃復安等。本組5 例口服美施康定止痛出現嘔吐,經改用直腸給藥嘔吐癥狀緩解。7 顱內高壓 嘔吐伴有頭暈、頭痛、視物模糊、血壓升高,使用止吐劑效果不明顯,應考慮是否有轉移性腦腫瘤伴腦水腫或γ- 刀治療后反應性腦水腫引起的顱內高壓,應嚴密觀察意識、瞳孔及生命體征變化。護送病人CT 檢查明確診斷。安慰病人給予口服高滲葡萄糖或利尿劑,減輕腦水腫。1 例癥狀明顯的病人靜脈輸注甘露醇后頭痛、嘔吐明顯緩解。另1 例頸靜脈球瘤病人,γ- 刀治療3 個月后出現頭昏、嘔吐、血壓升高,經間歇性靜脈輸注甘露醇癥狀明顯減輕,6 個月后癥狀緩解。
房車源頭廠家 江經理 優惠熱線:15391696081